教育机器人

宇树 Unitree G1

  • 超大关节运动角度空间:23~43个关节电机
  • Unitree机器人统一大模型:UnifoLM
  • Dex3-1:3指力控灵巧手,可安装多点触觉阵列
  • 360度探测感知:3D激光雷达+深度相机
高宽厚(站立) 1320x450x200mm
高宽厚(折叠) 690x450x300mm
带电池重量 约35kg
关节输出轴承 工业级交叉滚子轴承(高精度,高承载力)
超大关节运动空间 腰关节:Z±155° 膝关节:0~165° 髋关节:P±154°、R-30~+170°、Y±158°
续航时间 约2h
人形机器人 强化学习驱动 AI交互

宇树 Unitree H1

  • 稳定步态和高度灵活动作能力,能够在复杂地形和环境中自主行走和奔跑
  • 3D激光雷达+深度相机,实时获取高精度空间数据,实现全景扫描
  • 肩部组合电机,实现三维空间自由度
  • 中空电气走线设计,无外置线缆
关键尺寸 (1520+285)mm × 570mm × 220mm
整机重量 约 47kg
单腿自由度 5(髋关节 × 3 + 膝关节 × 1 + 踝关节 × 1)
关节输出轴承 工业级交叉滚子轴承(高精度,高承载力)
运动能力 3.3m/s(世界纪录),潜在运动性能>5m/s
电池 15Ah(0.864KWh),最大电压67.2V
人形机器人 强化学习驱动 AI交互

宇树 Unitree GO2

  • 标配4D超广角激光雷达,感知系统提升200%
  • 具身智能:AI+机器人
  • 电池能量及续航提升150%
  • 强劲关节性能提升30%
站立尺寸 70x31x40cm
关机趴下尺寸 76x31x20cm
带电池重量 约15kg
最大攀爬落差高度 约16cm
最大攀爬斜坡角度 40°
续航时间超大关节运动空间 机身:-48~48° 大腿:-200°~90° 小腿:-156°~-48°
四足机器人 智能伴随系统 OTA升级

宇树 Unitree B2

  • 关节性能激增170%360N.m强劲扭矩
  • 超强越障能力,轻松跨越乱木堆、40cm高台等各种障碍物
  • 持续负载提升100%,负载续航能力飙升200%
  • 快速更换电池,智能自主充电
站立尺寸 约 1098mm×450mm×645mm
折叠尺寸 约 880mm×460mm×330mm
带电池重量 约 60kg
续航 综合运行续航4-6小时;空载持续行走> 5h,且续航里程> 20km; 20kg 负载持续行走> 4h,且续航里程> 15km
站立负载 最大 120kg
持续行走负载 > 40kg
工业级四足机器人 深度相机 高性能关节模组

Alpha Mini悟空

智能教育机器人

  • 通过视觉、动作、语音实现丰富交互
  • 高精度人脸识别、物体识别
  • 配备高性能伺服驱动器实现灵活运动
  • 图形化编程学习
产品尺寸 高245*宽149*厚112 (mm)
产品重量 约700g (含电池)
网络制式 支持电话功能和2G/3G/4G移动数据网络
显示屏 1.22英寸 (实际可视区域略小) ,26万色TFT显示屏,分辨率240*240
控制方式 电源键,音量键,应用程序,语音控制
人形机器人 图形化编程

Alpha Ebot

智能教育机器人

  • 联合腾讯软硬件优势推出
  • 模块化编程课程培养编程及编码能力
  • 伺服驱动技术带来流畅类人运动
  • 语音交互响应语音指令
产品尺寸 高401*宽208*厚124 (mm)
产品重量 1.8kg
产品自由度 16
扬声器 3W双声道立体声扬声器
电池容量 2500mAh 7.4V 锂电池
人形机器人 模块化编程

UGOT

多拟态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

  • 易拼拆的模块化设计及强大的AI功能
  • 配套人工智能课程及全新开发RoboGenius赛事
  • 多形态、多操作模式及丰富的软硬件拓展性
  • 3D搭建指引与图形化编程
CPU 四核 Cortex-A55 1.8GHz,NPU 1TOPS
运行时间 2.5 小时
最大速度 160 cm/s
执行器 高速伺服电机*4,伺服舵机*8
传感器 3轴加速度计、3轴陀螺仪、3轴地磁,TOF 测距传感器
教育机器人 图形化编程

uKit AI

可拼搭编程机器人

  • 专为人工智能教学而设计
  • 配合图形化编程软件uCode
  • 支持智能语音、Python解析
  • 轻松实现语音识别、智能语音合成和自然语音处理
教育机器人 图形化编程

Yanshee

开源人形机器人

  • 面向K12、中高职、高校学生推出
  • 应用于课程教学、竞赛、科研活动等场景
  • 支持人脸、物体、手势、颜色、语音识别
  • 开放式硬件平台架构
开源人形机器人 培训竞赛

课程培训

基于AI+机器人教育的完整课程体系

核心内容

能力提升

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主打方向,以优必选各款机器人为载体开设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机器人/AI零基础培训
机器人/AI应用实战培训
机器人/AI精讲实战培训
赛事培训
1+X认证培训
赋能培训

视野拓展

提供企业与院校的交流、考察研修服务。以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主轴,贯穿院校及企业。

企业院校交流考察
深入参访研修
教育创新探索

特色优势

形式优势

请进来+走出去

入校培训 行业专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企业工程师送教上门
外出研修 人工智能优秀企业以及特色院校考察交流,拓宽教师视野,提高技能

内容优势

定制化设计+全流程跟踪

定制化设计 根据院校基础和预期目标,校企合作共同拟定师培计划
全流程跟踪 设定培训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制定客户院校培训档案,全流程跟踪培养

资源优势

线上+线下

线上远程学习 优必选云学院师资培训线上平台课程+产品+技术技能+组群交流
线下面授培训 专业培训师授课,结合实际的机器人硬件和软件进行教学

课后服务

全方位机器人教育课后支持体系

课程体系

  • K12全年龄段课程设计
  • 校本课程定制开发
  • STEAM教育课程包
  • AI启蒙课程
  • 竞赛专项培训

师资培训

  • 教师认证培训
  • 教学能力提升
  • 赛事指导培训
  • 示范课观摩
  • 教研活动支持

设备支持

  • 教学设备租赁
  • 竞赛设备套装
  • 实验室建设方案
  • 设备维护保养
  • 配件供应

赛事服务

  • 赛事报名指导
  • 赛前集训营
  • 比赛现场支持
  • 赛后复盘分析
  • 获奖作品展示

赛事支持

国家级与市级赛事完整支持体系

Robo Genius赛事体系

国家级教育部赛事

中央电化教育馆

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优创未来

中国电子学会

WRC世界机器人大赛——超燃行动/星奕行动/新星行动

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应用

市级/区级赛事

“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挑战赛

优创未来、超变战场、绿茵小将、亲子嘉年华、

智能物管大师、机器人舞蹈大赛、超能行动、火星智造

“巴渝工匠”杯系列职业技能竞赛

数字技术技能大赛、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

智能制造职业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

考级支持

教育部1+X证书与行业认证双轨并行

证书类别 教育部 1+X 证书 其他证书
证书名称
  • 服务机器人实施与运维职业技能证书(初级、中级、高级)
  • 服务机器人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初级、中级、高级)
优必选与工信部/人社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相关单位,联合制订急需紧缺人才行业标准, 如《人工智能从业人员能力要求》等,并颁发相应证书
适用对象 在校学生: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
社会人员:有一定专业基础或相关工作经验者
在校学生: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本科院校、技工技师类院校
社会人员:有一定专业基础或相关工作经验者

证书优势

证书对标行业岗位能力要求,依据产业需求设置考核标准

课证融通

课程教学与考证内容有机融合,考证/教学设备有机融合,与专业建设融合

就业保障

证书持有人纳入优必选人才库,同等条件优先录用,向合作生态推荐

核心优势

教育部牵头,含金量行业公认
腾讯、平安等多家知名企业认可推荐
相关领域求职就业优先通道
1

服务机器人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服务机器人智能语音、机器视觉、定位导航、运动控制的算法应用,SLAM建图、动作编排、测试环境部署及测试用例编写等。

2

服务机器人实施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服务机器人硬件的选型/安装/调试,交付部署、系统测试、功能检查、定期维护、故障诊断及处理等。

职业技能等级

初级、中级、高级

考试方式

理论考试+实操考试

学习方式

线上学习+线下实训

培训课时

初级不少于96标准课时
中级不少于128标准课时

比赛成果

我们的学员在各级赛事中的优异表现

国家级

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

WRC

8月8日-12日,在备受瞩目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赛北京锦标赛上,南江龙池学校、下两中学参赛代表队凭借出色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技术功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分别夺得大赛亚军、季军。

在世界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新星行动(小学组)现场比赛中:何奕扬、何家卫2名同学在比赛中沉着应对,以独特的机器人设计理念、精准的程序控制和稳定的临场发挥,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认可,最终斩获小学组全国一等奖,夺得单项目“亚军”。

在世界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新星行动(中学组)现场比赛中:蒋志逸、何虹燕2名同学凭借卓越的算法思维和代码实现能力,荣获初中组全国一等奖,斩获单项“季军”。

国家级

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科创实践类——优创未来项目

优创未来

7月31日,第二十六届全国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科创实践类——优创未来项目传来振奋人心的捷报!由金叶选机器人精心培训指导的重庆两江新区金渝学校机器人社团学生蒋一汐、丁邓予,在学校教育集团党组织书记、总校长,教育集团副校长及指导教师的支持和鼓励下,一路过关斩将,凭借出色的科创能力与亮眼的实践成果,最终荣获比赛最高奖项 ——“创新之星”!这不仅是两位学子的荣耀,更是重庆市在央馆 “优创未来” 项目开设以来首次斩获的最高殊荣,实现了历史性的 “零的突破”!

蒋一汐、丁邓予同学组队参加“优创未来”项目的比赛,经过区级初赛、市级复赛,以第一名的成绩作为该项目重庆市唯一代表队参加全国现场交流展示。在公司竞赛教练冉孟源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从理论知识夯实到实践技能打磨,从项目构思到方案迭代,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智慧。比赛中,他们带着自主设计的科创作品从容应战,面对评委的提问沉着应答,其作品中体现的创新思维、技术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赢得了现场专家的高度认可。